1、養殖水體中浮游動物過多:
如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的數量過多,一方面它們自身要消耗水體的溶解氧,同時吃掉水中大多數的藻類。造成水體溶解氧的匱乏,水體如果在短時間內補充不了溶氧,魚就會出現浮頭,甚至死亡。
2、養殖水體偏瘦:
水體中的溶解氧主要來自于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水體中浮游植物的數量本身較少時造成水體的溶解氧的來源不足,水體溶解氧低影響魚類的攝食。
3、天氣的影響:
連續陰雨天,水體浮游藻類光合作用不足;悶熱天,天氣壓低等因素均可使水中溶解氧降低。
4、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含量過高,pH等指標異常
如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長期過高,就會對魚的鰓部產生損傷,影響魚的呼吸作用,亞硝酸鹽進入血液之后與血紅蛋白結合,將血紅蛋白中的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非離子態硫化氫進入水生動物血液之后能與水生動物血紅蛋白中的鐵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的能力,造成魚產生生理性缺氧,攝食量下降。
當水質呈酸性時,會造成魚體酸中毒,造成蛋白質變性使組織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魚死亡。酸性水體對于魚有較強的刺激性,因而魚的鰓部粘液增加,過多粘液和沉淀的蛋白質覆蓋于魚鰓使魚窒息死亡,而有些難離解的弱酸可透過魚體組織,影響血液的PH值。
當水體呈堿性,對魚有強烈的腐蝕性,使魚體及魚鰓損傷嚴重,同時由于刺激性使鰓粘液大量分泌并凝結于鰓部,使魚呼吸困難窒息。
5、養殖水體的渾濁
養殖水體中大量的懸浮顆粒造成的渾濁一方面是影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水體的產氧能力低,另外,水體的懸浮顆粒過多,也會影響魚類的呼吸,對魚類的鰓產生刺激,從而影響水生動物的攝食。
總之,養殖水體溶解氧含量低一般無外乎以上幾種原因,當發現水中養殖動物異常時,要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如果您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我公司咨詢,電話:13223743925 。